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北京名字的由来:燕王朱棣迁都,将北平改为北京

2023-05-17 06:13:17 1503

摘要: 北京:朱棣迁都定京师 北京:朱棣迁都定京师 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夏,明朝军队攻克了大都城,改大都城为明朝的北平府。 明洪武三年(1370年)七月,诏建诸王府。工部尚书张允言:“燕国用元旧内殿。上可其奏。” 据...

北京:朱棣迁都定京师

北京:朱棣迁都定京师

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夏,明朝军队攻克了大都城,改大都城为明朝的北平府。

明洪武三年(1370年)七月,诏建诸王府。工部尚书张允言:“燕国用元旧内殿。上可其奏。”

据《明太祖实录》:太祖“命工部于(元)皇城旧基建(燕王)府,拆旧宫殿为之”。

洪武十二年(1379年)十一月,燕府营造讫工,绘图以进。其制:“王城四门,东曰体仁,西曰遵义,南曰端礼,北曰广智。门楼廊庑二百七十二间,中曰承运殿,后为圆殿,次为存心殿……王城之外,周垣四门,南曰灵星。”

这里面的圆殿和棂星门值得注意:圆殿,即团城上的承光殿;棂星门,即元大内周垣的南门。这两个建筑可以证明:燕王府邸就在整座元故宫内,而不是西边的一部分。

洪武十三年(1380年),燕王朱棣就藩于北平,住在元故宫改建的燕王府里。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去世,皇位传给了他的孙子朱允炆。朱棣开始备战。《明史·姚广孝传》:“燕邸,故元宫也,深邃。道衍(姚广孝)练兵后苑中。穴地作重屋,缭以厚垣……日夜铸军器,畜鸭鹅乱其声。”这段记载说,姚广孝在燕王府邸里练兵、铸造兵器,为了不让外面听到声音,畜养了大群鸭鹅。

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建文四年(1402年),燕军攻入南京,朱允炆下落不明。朱棣夺取了皇位。

因为北平是朱棣的“龙兴之地”,更因为北方蒙古的威胁尚在,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朱棣升北平为北京。据《明史·地理志》载,“建北京于顺天府,称为行在”。“顺天府领州五,县二十二:大兴、宛平、良乡、固安、永清、东安、香河、通州、三河、武清、漷县、宝坻、霸州、文安、大城、保定、涿州、房山、昌平州、顺义、怀柔、密云、蓟县、玉田、丰润、遵化、平谷”。

北京之名自此始。这一年,是1403年。

永乐四年(1406年),朱棣下诏迁都北京。永乐五年(1407)五月,开始筹建北京宫殿、坛庙。而真正动工,是在永乐十五年(1417年)六月。中间为何隔了十年之久?据记载,说是“恐民力不堪”。直到永乐十四年(1416年)十一月,朱棣命群臣对迁都并营建北京进行“复议”。

其实,朱棣早就打定主意了。永乐元年(1403年),“徙直隶、苏州等十郡、浙江等九省富民实北京”;永乐四年(1406年),以泰宁侯陈珪“营北京宫殿”,“命大臣往川湖各省采大木佐工”。永乐五年(1407年),徐皇后去世不葬;永乐七年(1409年),选定昌平黄土山为吉地修建皇陵,永乐十一年(1413年)建成。

朱棣怎么想的,大臣们早已心知肚明。让大家“复议”,不过是走个形式,谁敢反对?“复议”的结果自然是一致赞成。有的官员说:“北京河山巩固,水甘土厚,民俗淳朴,物产丰富,诚天府之国帝王之都也。皇上营建北京,为子孙帝王万世之业。”有的大臣说:“北京,圣上龙兴之地,北枕居庸,西峙太行,东连山海,南俯中原。沃壤千里,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诚帝王万世之都也。”照这些大臣所说,建都北京乃“上顺天心,下从民望”,请求皇上“早赐圣断,敕所司择日兴工”。

既然众口一词,那就开工吧。因为朱棣原来的燕王府是元朝的旧宫,此时要建新的宫殿了,就要将旧宫殿拆掉。那他在哪儿召见群臣、商议国家大事呢?所以,“永乐十四年八月,建西宫”;“永乐十五年四月,西宫成”。

据《明实录》:“初,上(永乐皇帝)至北京,仍御旧宫。及是,将撤而新之,乃命工部作西宫,为视朝之所。”

西宫的投入使用,标志着营建北京工程的全面展开,时在永乐十五年(1417年)六月。永乐十八年(1420年)工程完工;九月,诏改北京为京师——原先称“行在”。十一月,以迁都北京诏告天下。永乐十九年(1421年)夏历元旦,朱棣在新建成的奉天殿接受百官朝贺;初十,大祀天地于南郊。

表面上,大臣们都赞成迁都北京,实际上许多人内心是反对的。永乐十九年(1421年)四月,新建成的奉天、谨身、华盖三殿失火,朱棣好不气恼。一些大臣便上疏说:营建北京,人民积怨,迁都北京有诸多不便。朱棣于是大怒,将“言之尤切”的主事萧仪处死、侍读李时勉下狱,还有几个大臣被发往外地。直到正统年间,北京城面临瓦剌的进攻,还有官员提出迁都南京的主张。如果不是于谦的力主,北京很有可能又改回北平,明朝的后半部历史也要改写了。

团城上历经沧桑的承光殿

明北京是参照南京城的宫殿规制进行改建的。《明太宗实录》记载,北京“凡庙社、郊祀、坛场、宫殿、门阙,规制悉如南京,而高敞壮丽过之”。

新的紫禁城建成之后,“则燕邸旧宫及太液池东之元旧内,并为西苑地”——旧元大内也好,旧燕邸也好,都划进西苑之内了。这是《日下旧闻考》中清朝的大臣们说的。“而宫城则徙而又东”——明皇宫在元故宫的基础上向东移了“一里许”。

朱国桢《涌幢小品·卷四》“宫殿”条:“文皇(朱棣)初封于燕,以元故宫为府,即今之西苑地。靖难后,就其地亦建奉天诸殿。十五年,改建大内于东,去旧宫可一里。”

整个宫殿群的东移,意味着城市中轴线的改变。按照当时的传统堪舆理论,皇宫背后应有一座“万岁山”的,而琼华岛位置偏西不能再任,只好在其东边再堆起一座“万岁山”来,这就是今天仍在的景山。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军队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朱由检在景山自缢。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北京遂成为清朝京师。

北京之名,历经明、清、民国北洋政府,从1403年一直叫到1928年。

1949年,北京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币圈社群欧易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