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性大养不活?麻雀到底能不能养,老北京人有一套“独家秘笈”

时间:2023-04-03 20:53:25 | 浏览:434

小时候掏过麻雀窝的人都知道,麻雀气性大,一般养不活。不过,老北京人却有一套养麻雀的独家秘笈。今天,我们请“一把驳克枪”老师回忆一段,老北京人养麻雀的往事。当然,麻雀是保护动物,我们可不是教您去逮麻雀,只是作为一种民俗掌故,一种老北京的记忆保

小时候掏过麻雀窝的人都知道,麻雀气性大,一般养不活。不过,老北京人却有一套养麻雀的独家秘笈。今天,我们请“一把驳克枪”老师回忆一段,老北京人养麻雀的往事。

当然,麻雀是保护动物,我们可不是教您去逮麻雀,只是作为一种民俗掌故,一种老北京的记忆保留下来。

主讲人

赵振华,网名“一把驳克枪”。退休前从事企业管理工作40年,是地道的老北京人(在北京居住了十余代、四百年)。受家庭熏陶,他从小喜欢北京文化,近30年来收集老北京照片一万余张、老北京歇后语近千句、老北京俗话近千句、老北京歌谣数百首。

麻雀,老北京人一个是叫它“家雀儿”,一个是叫它“老家贼”。

麻雀是留鸟,不是候鸟。它一年四季在北京,不往南飞。一般窝就在老北京各家的房檐底下。

一群麻雀在麋鹿苑的一个“小木屋”上觅食。高希宝摄

一群麻雀在圆明园“天鹅湖”畔欢聚一堂开心聚餐。高希宝摄

有人说,家雀儿气性大,养不了;有人说能养。家雀儿我们家养过多次。

开春的时候,老家雀——母的下蛋、孵蛋,公的上外面给它打食去。这在家里边都看得清清楚楚,因为它就在房檐底下。尤其它孵蛋的时候,更不避人,它也离不开。老家雀儿上外边给它叼虫吃。等蛋孵出来以后也很明显,因为老家雀都出去打食去了。

小家雀儿生下来几天后——不能刚生下来就拿——过几天之后,趁着老家雀出去打食的时候,蹬着凳子,把小家雀从鸟窝里掏出来。掏出来要看它那个嘴,严格来说叫“喙”,喙上上下有一圈黄,小家雀这黄颜色只要没褪,你就能养,一旦这个黄色褪了、掉了,你就别拿了,就让它在窝里边,拿回家也养不住。它这个黄色一褪,你给它掏出来,拿到家之后,它不吃食、不喝水。一般家里头都有鸟笼子,把家雀搁鸟笼子里,底下搁点棉花,续个窝,可是它往这笼子的杆上撞,撞不了几个钟头,小家雀的脑门子上就撞出血来,就死了。你说它是气死的也可以,直接的死因就是脑袋撞笼子把脑袋撞破了。

在景山公园里,游人在拍摄树上一群麻雀。高希宝摄

景山公园的一棵树干上聚集着一群麻雀,它们在在此争相觅食十分有趣。高希宝摄

小家雀,我们都叫嘴丫子,或者嘴岔子。这嘴岔子黄色一褪,就别拿了,拿就毁了它了。

小家雀嘴上还有黄色的时候,一窝有好几只,你别都拿走。都拿走了,老家雀回来一看,孩子没有了,它也心疼,它也急。它且得叽叽喳喳叫呢,伤心,不吃饭。

你就掏出一只来,拿回家,也不能搁鸟笼子里,因为它还小呢,就拿个纸盒,里面续上点棉花,把这小家雀搁里头。头几天还不能着急给水喝,就给点白米饭的饭粒,再大点可以给小米,但小米必须得凉水泡发了给它吃。

紫竹院公园荷花池畔,热心人把鸟儿爱吃的食物倒在莲蓬上,麻雀纷纷前来享受美餐。 王希宝摄

过几天,再给它水喝。养个十天半个月,它长得快,也养熟了,它就能扑棱着膀子试着飞。到这时候,你跟给它搁到笼子里也可以,就是不搁笼子里,就在这屋子里,它也不走了。它和你家里的人熟了。

有时候你和它玩,它还和你玩,你躺着睡觉,它能落你脸上,它知道你也不害它。家里和它熟的,经常喂它的人——我小时候是我妈喂它——我妈要是出去串门、买菜,它跟着走。

它或者落你肩膀上,或者在你脑袋上飞,飞也不飞远。我妈要是在外面碰见老街坊、熟人了,站那儿和人说话,它就乖乖落肩膀上听着。

这老街坊一看,“哟,这是你养的家雀啊?”

“在我们家房檐底下掏的。”

“我看看好不好哇。”

一松手,它又飞我妈肩膀上了。街坊一看:“干嘛非得落她那儿,落我这儿。”

抓过来放肩膀上,一松手又飞回去了。

它认人,很有意思。那会儿老北京玩的东西不多,你们家房檐底下有鸟窝,我们家房檐底下也有。你们家养家雀,我们家也养。

家雀弄不错,它知道我是哪家的,可是养家雀的人不成啊,都一个模样。于是,往往就用红药水、钢笔水给自己家的家雀脑袋上染点颜色,以区别是谁家的。

家雀寿命还可以,能养两三年,挺有意思的。

1956年,天一黑,东直门关厢居民的突击队就出动掏麻雀窝了。 江定保摄

1957年,用网捕麻雀。

1958年,东郊区和平农业社青年捕雀突击队员郑秀在用弹弓打麻雀。冯文冈摄

1958年,师范大学的学生们在紫竹院轰麻雀。高宏摄

要说吃家雀肉啊,一般老北京人是不吃的。因为知道家雀通人性,不祸害你。老北京的饭馆也没有卖家雀,主要还是南方人在北京开的饭馆,有做家雀的。我记得1970年代在东单往北,有一个上海餐厅,我就吃过红烧麻雀,反正不难吃。那时候,人民生活水平也低,吃得挺香的,但是也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好。

以前,我家附近——西直门粮库里,家雀特别多,所以在大跃进的时候,西直门粮库的人“除四害”,抓麻雀,那是繁重的任务。下了班还得加班轰麻雀,这是现代想起来都好笑的事。当时就是因为麻雀是吃粮食的,和人民争粮食吃。实际上,你为了抓麻雀付出的体力、消耗的粮食,远远大于麻雀吃的那么点粮食。

除了在粮库的麻雀,更多的麻雀是吃虫子,秋后、麦收有粮食,平时地里头哪有粮食啊,也不知道当时是怎么想的。谢谢大家!

来源:北京日报▪旧京图说

主讲 | 赵振华(一把驳克枪)

文字整理 | 李梦真

图 | 京报集团图文数据库

编辑 | 黄加佳

流程编辑:王宏伟

相关资讯

麻雀生命力很强,为什么却极难养活?

麻雀是最难养活的鸟类之一,无论是成鸟还是雏鸟,在人的饲养下,死亡率是极高的,笔者小时候就多次养过不同年龄段的麻雀,结果只有一只羽毛刚刚长齐的麻雀成功养活并放飞了。但是,麻雀在鸟类中是生命力比较强的一种,为何极难被人养活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麻雀能活多久?为什么很少看到麻雀的尸体?

我们平时最常见的鸟类,一个是燕子,另一个可能就是麻雀了,特别是在农村。该收庄稼的时候,经常会看到黑压压的一群麻雀,在空中不停地变化着形状,像一群黑沙,落到谁家庄稼地里谁遭殃。农民在平房顶上晒的粮食,经常会遇到这群不速之客疯狂抢食。上世纪五六

“非洲麻雀”泛滥成灾,群殴野象,掠夺粮食,15亿只该怎么处理?

2021年5中旬,全国人民都将目光聚焦到了北迁的野象群身上。5月31日,从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路向北的野象家族已经到达玉溪市,离昆明市区不到100公里。在它们北迁的过程中,当地人民都不敢靠近,云南省森林消防队也仅是持续用无人机对象

最常见的鸟类:麻雀,背后有多少大家不知道的心酸故事

之前我们说过,在2001年申奥成功时,麻雀以最高网络选票成为了国鸟的代表。很多人表示这是一种智慧,也有人表示不可思议:麻雀这东西,在以前明明是“四害”的一种,现在怎么翻身当国鸟了?到现在为止还有一部分人对麻雀存在一种误解,认为它是一种害鸟,

麻雀(现代诗)

麻雀(现代诗)山溪串房檐钻墙洞爬树枝逮虫子啄米粒鹐残花鸟类纲目里数得着的卑微常常被蛇猫黄鼠狼偷袭慌不择路地逃来逃去豪华的金丝笼视为牢狱宁愿生命失去绝不苟且屈膝2022年8月2日(注:此为原创作品)(欢迎关注“山溪文学”,欢迎转发。)

夜雨丨李显福:麻雀

麻 雀李显福夕阳挂在对面的美人山的额头上,向抚仙湖西北部的广袤稻田泼洒下万道金光。晚饭后,我走出下榻的归园居客栈,又去一马平川的田间散步。纵横的简易公路把一望无边的稻田切割成若干块。田里的水稻,有的满目黛青色,尖利的一柄柄叶片指向天空,偌大

鸟类科普:小而霸道的麻雀

我们常说一句成语: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意思就是比喻事物体积或规模虽小具备的内容却很齐全。今天小编带大家深入了解一下体积虽小五脏俱全的——麻雀 基本信息中文名:麻雀 别称:禾雀、宾雀、厝鸟、家巧儿 属于:雀形目,雀科留鸟,孝河国家湿地最为常见的鸟

睡前故事|麻雀为什么不会走路

睡前故事 | 麻雀为什么不会走路鸽子妈妈生了三个蛋,三个蛋孵出三只小鸽子;三只小鸽子都长了一身茸毛,可爱极了。鸽子妈妈非常喜欢她的小鸽子,每天清晨出去找虫虫给孩子们做午饭。这一天,太阳刚从天边爬上来,大鸽子就飞出去打食——找虫虫了,小鸽子们

诗友点评·每日好诗《麻雀》

麻 雀许 敏带着广大的愿力在飞飞得那么急促,惊恐从一处低矮的树丛到另一处低矮的树丛半边脸喧哗,半边脸虚幻几乎无暇顾及黄昏落日的巨大,庄严。没有一处天堂肯收留它们也没有一块碑石想过纪念它们死了,除了骨头成灰什么也没留下一只,即是无数只一生,亦

麻雀随处可见,可为什么麻雀的尸体难以见到?

麻雀可能是我们最常见到的一种鸟类了,它们分布范围非常广,种类也非常多,然而很少有人注意到,我们见到的都是活蹦乱跳的麻雀,很少见到死亡的麻雀,那么问题来了,麻雀死亡后,它们的遗骸去哪里了?它们又能活多少年呢?麻雀麻雀的体型较小,体长只有14公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妈妈知道贵州茅台A股华为电脑评测网驾校宝典学习网宝玑手表之家丝绸绸缎网雷克萨斯汽车网上饶新闻资讯网芭提雅旅游网今日铜陵黑龙江旅游网十二生肖运势网全球品牌加盟网今日芜湖山东泰山资讯网IDO钻戒
北京交友相亲网-免费为北京单身男女提供最真实的同城男女交友、北京征婚,同城交友、找女朋友、找男朋友、同城邂逅等北京交友信息、北京论坛、在线相亲交友、高端白领交友俱乐部等活动信息、找北京附近寂寞异性见面聊天找珍爱北京本地交友婚恋平台。
北京交友相亲网 dongyijia.cn©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