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财说|上市首日即破发!市场为何“抛弃”顺丰同城?

时间:2022-10-10 10:33:43 | 浏览:3789

顺丰同城(9699.HK)的上市没有挑对好日子。和之前暗盘表现相似,顺丰同城上市首日开盘跌7.43%,报15.2港元/股,流通市值35.16亿港元。截至发稿,股价下跌9.87%,报14.8港元/股。顺丰同城的发行定价为16.42港元/每股,

顺丰同城(9699.HK)的上市没有挑对好日子。

和之前暗盘表现相似,顺丰同城上市首日开盘跌7.43%,报15.2港元/股,流通市值35.16亿港元。截至发稿,股价下跌9.87%,报14.8港元/股。

顺丰同城的发行定价为16.42港元/每股,合计募集约21.5亿港元。这是继顺丰控股(002352.SZ)、顺丰房托(2191.HK)、嘉里物流(0636.HK)之后,顺丰系旗下的第四家上市公司。顺丰同城最初为顺丰控股集团旗下事业部,专注于同城实时配送服务,2019年公司实现独立化运作。根据艾瑞咨询数据,公司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第三方即时配送服务平台。目前,市场上顺丰同城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达达(DADA),两者都是专注于同城即时配送服务。

虽然质地稀缺,但上市即破发依然说明了不少问题。其中,亏损是顺丰同城目前遇到的最大困境。

盈利状况堪忧

由于当前同质化严重的配送行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亏损问题是当下即时配送行业的痛点,各大配送公司均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

顺丰同城的最大对手达达就是典型之一,今年第三季度实现总净收入16.8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9.60%;与之对应的时净亏损也逐步放大,今年三季度净亏损5.43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4.34亿元增加25.05%,其主要原因在于较高的运营成本。2021年第三季度,达达集团的运营成本占到总营收的73.2%,运营和支持成本从去年同期的10.18亿元增至12.36亿元。

顺丰同城也是如此。招股书披露,2018-2020财年及2021年前5个月,公司的收入分别为人民币9.9亿元、21.1亿元、48.4亿元及30.5亿元,订单量分别为7980万、2.1亿、7.6亿、5.1亿;营收增长的同时亏损也在加大,同期亏损净额分别为3.28亿元、4.7亿元、7.58亿元以及3.53亿元,截至目前公司还未实现过盈利,过去三年内亏损累计已超过15亿元。

造成顺丰同城亏损的主要原因关键在于巨额的人力成本。资料显示,顺丰同城的人力成本包括有关骑手的劳务外包成本及僱员福利开支,人力成本占营业成本超过97%之多。2018年至2020年,顺丰同城外包成本及福利开支分别为12.25亿元、24.43亿元、50.32亿元,造成人力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是公司随着业务的扩大,骑手的数量也随之增加。截至2021年5月31日,顺丰同城平台已拥有超过340万名注册骑手,并且短期这一数量或许无法缩减。

此外,顺丰同城平台注册的商家数量已达53万户,用户数达1.26亿,企业目前处于抢占份额的扩张期,商家和用户的增加必然会造成服务的市场范围扩张以及订单量的提升,这也就意味着骑手的需求量只会增长不会下降,创造的营收越来越多伴随着亏损也会越来越大。

但是同城的快递业务正迎来越来越多的入局者。美团在今年第二季度财报中表示,美团闪购二季度进一步扩大了商家规模及产品覆盖范围;京东也在10月13日宣布,联合达达推出“小时购”业务来进一步扩展即时配送市场。面对美团、蜂鸟、达达等诸多对手竞争,只要市场还未一家独大或者企业之间形成某种默契的前提下,结束“烧钱”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预计未来顺丰同城很难在短期内实现扭亏为盈。

顺丰同城此番上市,不但无法为母公司提供新的业绩增长点,还有可能继续充当母公司的“拖油瓶”。亏损望不到头且急需注资,或许才是顺丰同城选择赴港上市的真实原因。

发行价合理为何还会破发?

事实上,顺丰同城的此次发行价较为合理。按全球公开发售后的9.3亿股本计算,公司IPO发行后总市值在153亿至168亿港元。扣除基石投资人了淘宝中国、哈啰出行合计41.32%的份额后,预计公司流通市值为14.62亿港元左右。

公司招股书中披露, 2021年前5个月的收入同比增长113%。假设2021年全年收入增速与前5个月一致,基于2020年收入48.4亿预估2021年全年收入为103.1亿。以预估的2021年营业收入103.1亿元为基础计算,公司招股价对应2021E年收入的预测市销率P/S为1.48-1.63倍,略低于母公司顺丰控股(002352.SZ)当前1.74倍的P/S(TTM)估值。

与公司业务最相近的美股上市公司达达集团的市销率4.73倍P/S(TTM)相比,顺丰同城与其相比估值定价也较为合理。若顺丰同城能保持前5个月113%的营收增速至年底,结合目前市场情况,本次16.42港元/股的发行定价较为合理。

因此,市场选择用脚投票,主要还是基于亏损和行业的担忧。短期来看,顺丰同城的估值难有起色。

相关资讯

IPO雷达|顺丰同城谋求独立赴港上市,顺丰控股默默包揽三成营收,报告期累计亏掉了近20亿

记者 | 张乔遇近日,中国最大的第三方即时配送服务平台顺丰同城已通过港交所聆讯,上市在即。若算上分拆上市的顺丰房托(02191.HK)和控股的国际物流公司嘉里物流(00636.HK),王卫即将拥有第4家上市公司。从成立到上市,顺丰同城只用

顺丰如何拿下这个增长最迅猛市场?王卫:服务体验就是顺丰的生命

# 生鲜大战,顺丰如何成为绝对主角和主力?又到了松茸上市的季节,在云南香格里拉,首届香格里拉松茸论坛暨2022年顺丰松茸寄递解决方案发布会今天顺利举行。“始于松茸 不止于松茸”,迪庆将继续借力物流业务推动特色经济发展,依托香格里拉松茸产业的

财说|上市首日即破发!市场为何“抛弃”顺丰同城?

顺丰同城(9699.HK)的上市没有挑对好日子。和之前暗盘表现相似,顺丰同城上市首日开盘跌7.43%,报15.2港元/股,流通市值35.16亿港元。截至发稿,股价下跌9.87%,报14.8港元/股。顺丰同城的发行定价为16.42港元/每股,

快递市场回暖,谁能抢占市场新高地?顺丰、京东、韵达、中通、圆通、申通......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面临供给冲击、需求收缩、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叠加乌克兰危机、新冠肺炎疫情两大超预期因素,给快递市场运行带来了较大冲击。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和物流保通保畅工作推进,快递网络迅速恢复正常运转,增速逐月回升,结构持续优化,市场活力

“永不上市”的娃哈哈公开谈上市了!宗馥莉:上市是非常正常的举动

天天财经独家,速关注资本江湖曾经有个传说——永不上市四大家,华为、顺丰、老干妈,还有一个娃哈哈!如今顺丰早已借壳上市,华为正面临最严峻的考验,娃哈哈上市也有了新消息。5月27日,娃哈哈集团品牌公关部部长宗馥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娃哈哈上市

顺丰寄丢20克黄金只赔2000元!回应称已全额赔付、黄金已找到,网友:顺丰也不能信任了吗?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9月13日一早,“顺丰寄丢20克黄金保价八千只赔两千”的新闻冲上微博热搜。据悉,9月10日,杭州萧山的小刘在顺丰下单了一个同城急送的业务,把20克黄金送到住在拱墅区的一位客户住处。20克黄金,目前市场价值约8000元

顺丰控股拟将长沙物业注入顺丰房托,为何此时左手倒右手?

记者 | 于淼6月5日晚间公告显示,顺丰控股(002352.SZ)下属子公司顺丰丰泰产业园有限公司(下称“顺丰丰泰”),将通过向顺丰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下称“顺丰房托”,证券代码“2191.HK”)下属子公司金紫荆物流控股有限公司(下称“

顺丰控股董秘回复:顺丰拥有中国最大、全球前列的货运航空公司,且为中国航空货运最大货主

顺丰控股(002352)06月27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了投资者关心的问题。投资者:上周“微博CEO质问顺丰 千元到付包裹是不是骗钱”的消息登上热搜,虽然后面顺丰方面也及时回电和妥善处理,但此事件也从侧面凸显了顺丰目前阶段存在的问题,前期

顺丰“地位不保”,中通“薄利多销”反超顺丰,快递业价格战会淘汰谁?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记者 郑扬波) 截至8月31日,A股上市公司的上半年业绩已经发布完毕。快递行业属于证监会行业分类里的交通运输一类,而在不同行业之间,净利润增长最快的就是交运板块。中通快递-SW(02057.HK)、韵达股份(002

顺丰半年报净利润跌八成,扣非净利润依旧为负竞争环境在浊化,顺丰时效件大旗还能扛下去?

8月23日,顺丰控股公布了2021年上半年财报。继第一季度财报报告首次出现亏损以来,顺丰控股实现了扭亏为盈,但出现了同比收入上升和净利润大幅下降的情况。作为中国快递价值竞争的模范,顺丰向来借助高时效件领先,建立了在中国航空货运的领先优势,但

安能物流即将上市,激战顺丰快运,曾布局快递被通达系“猎杀”

文| AI财经社 杨俏编辑| 杨洁物流领域在今年上市消息不断。包括快狗打车、满帮集团、福佑卡车等企业,在近期都传出了即将上市的消息。京东物流目前已通过港交所聆讯,更新了招股书。在物流行业的零担赛道,安能物流也在5月6日晚间正式提交了招股书,

顺丰同城(09699.HK):联交所就公司7894.77万股H股授出上市批准

顺丰同城(09699.HK)发布公告,公司已向联交所上市委员会申请批准7894.77万股H股(相当于转换及上市项下将转换的公司境内未上市股份最高数目)上市及准许买卖。于2022年8月24日,联交所已授出上市批准。截至2022年9月9日收盘,

剑指顺丰、计划上市航空业务中通暗谋高端网络

中通的高端快递网络有了眉目。近日,北京商报记者调查了解到,中通间接持股的浙江星联航空货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联航空”)开始向全国招募500-600左右的末端网络服务商,以航空、高铁资源组合来实现高端件时效提速,与中通大网分开运营。据部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