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9 14:58:24 | 浏览:741
01
中国物流,进入3.0时代
现在,只要你在网上下单,半小时左右,你买的生活用品就能送上家门口;你需要送出的同城文件,跑腿小哥也很快帮你送到目的地。
非常快,非常方便,想要什么随时都能打开手机买。在体验过这样的服务之后,很多人甚至都不再愿意为快递等上一两天。
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消费升级时代,消费者们越来越愿意为“省时、省力、省心”买单。
尤其是在疫情反复的这几年,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们,已经习惯了使用这种服务。当养成习惯之后,这种需求将会持久地延续下去。这一市场的前景,令人产生无限遐想。
商机并不是现在才出现的,2020年社区电商爆发,是电商下沉进入社区的重要一步。
线上买菜,迅速送到,满足人们足不出户买菜的需求,电商一下子变得离人们更近了,就在社区、我们身边。
但大众除了买菜,也有其他购物需求,于是,同城零售、即时达等相似的概念,出现在行业面前,迅速席卷过来。
谁都喜欢更快、越来越快。快,就意味着效率。
要快速送到消费者手上,除了距离近,还要有人送。一说起这个,很多人会想到外卖,其实,同城零售和外卖一样,当这一需求被唤醒之后,各种位于同城的物资、采购、运送,都可以当做外卖来做。
同城零售,配送无需奔波万里,而关键在于“最后一公里”。随着城市一些应急需求的增多,送外卖、送生鲜、送物资的骑手变多,同城物流因此迎来了高光时刻,也迎来了升级迭代的考验。
从3天到30分钟,物流速度加快,肩负起“最后一公里”的同城物流,正在推动中国物流进入到3.0时代。
在早期电商时代,消费者使用淘宝、京东等平台购物,四通一达是大众最为熟悉的几大快递公司,从下单到收货,跨越城际,选哪家快递公司,送得快不快,主要还是由卖家决定。
这一时期,可以看作是快递物流的1.0时代。
到了2.0时代,京东、顺丰等物流企业,通过自建仓配、提升运力,将跨城物流的速度,提升到了“次日达”,极大提升了物流效率和消费者的体验。
无论物流的1.0,还是2.0时代,它们都是以电商产业为出发点,都没有解决同城需求。
而到了3.0时代,中国物流开始重视起城市内部的配送效率,这是从消费者需求层面出发的,是一个巨大的转变。
消费者急需及时送到,能够满足这一点的平台,得以迅速抢到先机,美团、达达、顺丰同城等平台,在运力上功力深厚,也就成了接棒物流3.0时期的代表企业。
另一方面,同城物流的快速升级,也进一步推动了同城零售需求的增长,两者相辅相成。
2
同城物流,改变互联网电商
如火如荼的同城物流,已经成为当下物流行业的黄金赛道。
解决同城的“最后一公里”,同城物流对互联网电商的影响非常大。
首先,可以很明显看到的是,电商行业的一些头部玩家,迅速向这条赛道涌入。
社区团购的风口起来之后,这些互联网巨头的行动非常快,除了跟进卖菜APP,各大平台的即时零售、同城配送业务的开展,也势如破竹。
美团凭借外卖业务的经验和资源,在骑手和配送上拥有优势,推出闪购。
而阿里则依托于饿了么旗下的蜂鸟众包,打造即时配送物流。
达达集团依靠京东到家的零售业务,进一步拓宽同城配送。
而顺丰控股推出的顺丰同城,已经拿下“第三方即时配送第一股”。
就连没有物流根基的拼多多,也慢吞吞地进入了这条赛道。
电商、物流巨头开始抢占市场份额,暗战也在不断升温,同时,这一行业的前景不断显现,仍有越来越多玩家入局。
其次,电商行业的流量红利退去,各大电商平台用户增长放缓,而同城零售,或者说近场电商,将成为电商行业中一个新的增长极。
同城零售业务的爆发,其实可以看做是本地生活服务的一次升级,配送订单增长的背后,是本地生活线上消费的巨大市场。
根据艾瑞咨询研究院的报告,预计到2025年,国内第三方即时配送的订单规模,将达到163亿。
而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中国内地的同城物流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8931亿元增至2021年的13199亿元,且预计将继续增至2026年的23008亿元。
一个万亿的大市场正在形成,无论对电商还是物流,都非常具有诱惑。
最后,同城物流,让互联网零售行业从“万物商店”“送外卖”,真正飞跃到“万物到家”的层面。
这一影响,可以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诠释。
一是同城物流的效率,让消费者产生更多线上消费需求,进而扩充了配送的品类。
从外卖,到买菜,再到鲜花、家居、母婴等各大领域,为了满足更多的需求,即时零售平台不断拓展品类,服务对象也由平台商家拓展到非平台商家。
二是倒逼了传统零售行业的线上化,以及传统互联网企业的服务升级,让更多商家参与进来。
传统实体商超在近几年的日子本就十分艰难,而即时配送的出现,又进一步冲击了线下门店。
为了生存和突破,很多商超也开始寻求线上化转型,推出即时达服务,或是和第三方同城物流合作。
另一方面,传统互联网企业,也开始盯上同城物流,意图借此提升自身的效率和服务。
比如小米与美团闪购合作,推出半小时闪购到家服务,在美团上买手机,送货可能比外卖还快。
而线上购买iPhone,也从2小时送上门,到直播间下单1小时达……
商品品类、商家增多,消费者可以像点外卖一样,在网上购买日常所需,享受立刻送到家的体验。
同城物流,让电商与消费者的距离只有“最后一公里”,线上线下的联系更加紧密。
03
需求与竞争加剧,加速变革
现在,火爆的同城物流赛道,因为订单的不断增长,新玩家的陆续加入,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
和传统的跨城物流相比,同城物流的环节更为简化,其能力主要体现在配送和供给上,因此,行业竞争也绕不开这两点。
配送,就是将商品从商家送到消费者手中;供给,则是保障用户有货买、骑手有货送。
对于平台而言,配送能力主要体现在运力上,包括骑手、网点、仓储等;而供给端则是对本地商家资源的整合,形成稳定、丰富的本地商品供应。
目前来看,美团、阿里因为在本地生活业务上耕耘多年,拥有先天优势,而京东也有平台商家和自建物流体系,短板也不明显。
随着消费者在即时零售方面的需求提升,再加上行业竞争推动配送、供给能力不断升级,同城配送正在加快发展。
这一行业虽然才刚起步,但已经进入迅速变革的阶段,或许很快,就会迎来一次新的升华。
作者:航叔
5月31日,安能物流发布了公司《2021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这也是其上市后的首份ESG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安能物流在绿色运营、降本增效、供应商及员工管理等多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据了解,安能去年11月上市之初便在董事会下设立了独
10月18日,京东物流CEO余睿表示,物流的“快”不在于更昂贵的运输工具而实现单纯搬运速度提升,而是通过合理规划仓网、分布库存减少履约环节,缩减搬运距离和搬运次数,从而实现高效履约。从京东物流自身定位看,发展一体化供应链是必须。在京东物流峰
01中国物流,进入3.0时代现在,只要你在网上下单,半小时左右,你买的生活用品就能送上家门口;你需要送出的同城文件,跑腿小哥也很快帮你送到目的地。非常快,非常方便,想要什么随时都能打开手机买。在体验过这样的服务之后,很多人甚至都不再愿意为快
【卡车之家 原创】2020年的1月1日开始,网络货运要正式实行了,到底会发生什么?在第十届中国物流投融资会议上,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德良先生以《网络货运与物流供应链》为主题,给我们做了深度剖析。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发展了二十余年,诞生了阿里京东拼多多这样优质的电商平台。而在京东之前,那会中国电商行业还有当当、凡客等诸多垂直电商平台。阿里由于占据了电商的生态,使得淘宝天猫一度成为中国电商的主流。但随后中国电商行业还是出现了变化,那就是随
本报记者 方超 石英婧 上海报道“过去一年我们把很多时间、资源聚焦在实体经济,聚焦在中国新动能的生产制造业方面,所以过去的一年,我们在这方面增加了很多客户。”近日,在万科业务交流会上,万科集团物流事业部首席合伙人张旭对包括《中国经营报》记者
——原标题:2022年中国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规模分析 物流支撑经济稳定恢复【组图】行业主要上市企业:韵达股份(002120)、万林物流(603117)、中储股份(600787)、顺丰控股(002352)、嘉友国际(603871)等。本文
物流行业发展至今,共经历了两个重要阶段,一是以企业配送需求为中心的“送产品”时代,二是以平台、渠道为中心的“送服务”时代,虽然两个时代在供应链建设逻辑上有所不同,但强调的都仅仅是“运输”功能,过于简单的理解导致物流行业附加值极低,已经严重阻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月4日公布了2021年12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受季节性等因素影响,物流业景气指数较上月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扩张区间。从2021年全年来看,全年物流业景气指数月度平均值较2020年有所提高,物流行业整体继续保持回升态
(报告出品方/作者:国海证券,范益民)1、 装备软件提供商转型服务提供商,行业朝智能自动化发展1.1、 从装备软件到系统综合解决方案在智能物流行业中,上游为货架、辊筒、电机、光电开关、支腿框架等单机设备 和零部件提供商;传统中游为物流装备生
经济参考报《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期在江苏、山东、河北、河南、陕西等地采访发现,国省道路防疫卡口撤销、高速公路免费通行、港口等物流枢纽有效运转促进了物流行业复苏,但受制于生产企业复工达产进度不一、基层防控举措仍然严苛、运价预期偏低等多种因素,部
央视网消息:在物流需求企稳回暖带动下,物流业总收入增速加快,行业运行稳中趋升。同时,专家强调,当前主要指标的累计增速与同期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尚有较大回升空间。1—10月份,物流业总收入8.4万亿元,同比增长0.9%,增速比1—9月提高0.
记者近期在江苏、山东、河北、河南、陕西等地采访发现,国省道路防疫卡口撤销、高速公路免费通行、港口等物流枢纽有效运转促进了物流行业复苏,但受制于生产企业复工达产进度不一、基层防控举措仍然严苛、运价预期偏低等多种因素,部分物流企业仍面临通行难、
5月8日国家邮政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达到400.6亿件,同比增长28%。在这快速增长的背后,我国物流业发展迅猛,大大小小的物流公司纷纷上市。其中,顺丰一马当先,于2017年2月24日上市,圆通、申通、中通、
本报记者 郭阳琛 张家振 上海报道“为提高京东集团对下属物流业务板块的整合效率,本次要约收购将以终止德邦股份的上市地位为目的。”历经近半年后,在快递行业有“零担老大”之称的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邦股份”,603056.SH)控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