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俯瞰什刹海这张什刹海航拍图中突显出的半岛,被称为金丝套。明代时,什刹海水位下降,得以形成这片平地。摄影/马文晓北京,中国的首都、国家中心城市、世界一线城市,全世界首个“双奥之城”。这样一座千年古都、国际城市,仍有着许多鲜为人知的隐藏知识...
俯瞰什刹海
这张什刹海航拍图中突显出的半岛,被称为金丝套。明代时,什刹海水位下降,得以形成这片平地。摄影 / 马文晓
北京,中国的首都、国家中心城市、世界一线城市,全世界首个“双奥之城”。
这样一座千年古都、国际城市,仍有着许多鲜为人知的隐藏知识点,今天就让地理君带大家看看北京的一些冷知识吧!
北京也曾是水乡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8月
从清朝的“鱼跃破渚烟,鹭飞点芦穗”、90年代城乡结合部杂乱的河沟水塘到今天的龙形水系,奥运森林公园还给了洼里一个更美丽的水乡。供图/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
你也许很难相信,北京曾经是一个河湖纵横、清泉四溢、湿地遍布、禽鸟翔集的水乡。事实上,整个华北平原历史上都曾河流纵横,湖泊星布。
据《北京风物散记》记载,“海淀在元朝初年还是一片沼泽地”。当时海淀的地下水非常丰富,遍地沼泽,处处泉眼。清代《日下旧闻考》有记载:“淀,泊属,浅泉也。今京师有南海淀、北海淀,近散则有方淀、三角淀、大淀、小淀……凡九十九淀”。北京及其近郊以“淀”为名的水面曾经如此众多,足可见当年湿地范围之广。
现今北京的绝大部分泉水也随着地下水位的不断下降而消失。时过境迁,万泉难觅,独留下这众多地名让人抚今追昔,感慨万千。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02年11月
北京西郊山水兼备,早在元代就以风景佳丽而成为京城近郊的游览胜地。清代中叶,这一地区内的大小园林发展到几十处,但以圆明、长春、绮春(后改为万春)三园最为壮观。
北京,你有多少“飞地”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2年6月
制图/蔡博峰
若向人询问首都机场在哪里,大多数北京人会毫不迟疑地告诉你机场在顺义区。
但是,地图上面明明写着:北京市朝阳区首都机场路。
细究起来,首都机场虽坐落于顺义区的西南部,但T1和T2航站楼却隶属于北京市朝阳区,那片区域是游离于朝阳区主体范围之北的一块飞地。像这种归属某地管辖,却并不与该地本土毗连的土地,一般被称为“飞地”。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2年6月
从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沿301国道向北60余公里,看到这个路标后右转,就会发现北京的一处飞地——双河农场。摄影/李鸿雁
双河农场,从地图上看,它位于齐齐哈尔的甘南县境内。农场的不寻常之处在于,它的全名叫做北京市双河农场,换句话说,这里是北京市的一块飞地。若论飞行航程,双河农场从北京飞到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境内,跨河北、辽宁和吉林三省,直线距离超过了1000公里。
在双河农场的辉煌时代,这里是闻名甘南县的“小北京”,北京的物资供应、北京的管理人才、北京的工资待遇,都让双河成为周围村庄羡慕的焦点。每逢周六的“集”,十里八村的生意人都寄希望于双河人超强的购买力而聚集双河。
清河农场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2年6月
位于天津市宁河县境内的清河农场占地115平方公里,是北京的另一块飞地。和地处黑龙江的双河农场相似,北京清河农场也是一块劳教农场,其创建可以追溯到建国伊始。“清河”二字当时意为“清清河水涤荡灵魂”,而并非当地真实存在的河流。制图/蔡博峰
“大”北京的“小”高原
灵山的5种不同的生态类型
图自《博物》2004年6月
海拔1900米以上为亚高山灌丛草甸、草地带,海拔约1500—1900米亚高山草甸带,海拔约800—1500米中山落叶阔叶林带,海拔约400—800米山麓河谷灌丛带,海拔400米以下山下平原农地。资料提供/徐凤翔 绘图/李元恒
北京周围其实有很多山,山区能占到总面积的62%。北京最高的山是海拔2303米的灵山,也是北京自然带最丰富的地方。
山坡平缓,绿草如茵,蓝天白云下,远处山峦起伏,脚下百花争艳,落叶松零星分散在草地上,体型硕大的牦牛安静地在草甸上游走,一派高原草地风光。
如果不作说明,在灵山山顶拍摄的照片完全可以“冒充”青藏高原,因为灵山海拔1900米以上有大片的高山草甸,与青藏高原的草甸生态系统非常相似,就连从高原带来的牦牛也能在这里生活得怡然自得。
京郊的山虽然没有泰山、黄山那样有名,但山林中却分布着很多独特有趣的动植物。对于自然爱好者来说,京郊的山就像是自家的后花园,山中的奇珍异草,让懂得它们的人痴迷心醉。
图自《博物》2004年6月
从山脚到山顶,登灵山除了欣赏风景,观察生态垂直变化,还能够体会大自然的奇妙安排。每种植物,不论是参天的大树,还是林荫路边的小草,都在自然界中占有特定的席位。摄影 / 王辰 徐健
北京雨燕
“一生不能落地的鸟”
昆明湖畔飞舞的北京雨燕
是古老皇城别致的物种名片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7年5期
摄影 / 张瑜
在电影《阿飞正传》里,主角旭仔阿飞说:“世界上有一种鸟没有脚,生下来就不停地飞,飞得累了就睡在风里。一辈子只能着陆一次,那就是死亡的时候。”这种“无足鸟”真实存在,它们就是雨燕目的鸟类。
北京雨燕,可以说是唯一一种以北京为名的鸟类,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中,它是“妮妮”的原型,并与大熊猫、藏羚羊、鱼及奥运圣火所衍生出的形象共同构成了五福娃的组合。草长莺飞的春季,北京城上空不时可见各式风筝。传统的燕形风筝是永恒的经典,其形象来源说法不一,如今人们更愿意将其联系为北京雨燕。
北京雨燕绝不会主动降落到地面,那样它们将很难重新起飞。四趾朝前的脚能够攀缘,却没有足够的后蹬力使身体脱离地面。一旦落地,北京雨燕不能跳跃或者快速行走,它只能把翅膀作为支点,像拄拐一样移动。
翅和足的差异
使北京雨燕与家燕拥有迥然不同的行为习性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7年5月
相比于雀形目的家燕,北京雨燕的腕骨修长,桡骨、尺骨及肱骨则相对较短,其翅膀狭长如镰刀,翅膀展开时,雨燕则可以节省体力地长距离滑翔。其足型被称作“前趾足”,每只脚的四个脚趾指向前方或者侧前,没有向后的脚趾。尖锐有力的爪,可以帮助北京雨燕将身体固定在垂直于地面的岩壁或者建筑物上。然而这种鸟一生不能落地,它们的足无法在陆地上行走。绘图/徐亮翅骨及足部绘图/李思琪
细究起来,北京雨燕在我国华北、东北乃至西北都有繁殖记录。它们的自然繁殖地大多位于悬崖峭壁;而在北京繁殖的种群,很多对古建筑情有独钟。
相比于山崖岩壁,古建筑椽檐下的缝隙为北京雨燕提供了更加安全、舒适的筑巢空间,这样的繁殖环境令北京雨燕青睐有加。但找到了诗意的栖居,并不代表可以安逸地度日——它们生命的大部分时间注定要在飞行中度过。
北京雨燕在古建筑的屋檐缝隙筑巢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7年05期
每年4月,北京雨燕迁徙至我国北方的繁殖地。在北京地区,这种鸟多筑巢于古建筑的屋檐缝隙、墙洞以及阁楼房顶,并且有沿用旧巢的习性。摄影/张瑜
北京,北京
所有中国人都知道的超大城市
但是关于它深厚的文化底蕴
你又知道多少呢?
看到了这里
不如认真思考一下
你的家乡、你生活很多年的地方
你真的了解它吗?
在评论区聊一聊你的家乡
有哪些冷知识吧!
如果你想更加了解北京
就让中国国家地理为你深度解读吧
点击封面图查看、购买杂志电子版
以下8期 每满88减8
中国国家地理 杂志电子版
限时活动截止至
8月29日 24:00
《中国国家地理》2001年06期
- 特别策划
- 北京专辑
《中国国家地理》2005年03期
- 北京曾经是水乡
- 那一场风花雪月的事
- 南水北调是个系统工程
2008年08期
- 大北京:再给北京周边加一圈风景
- 北方的湖群 被地图隐藏的秘密
《中国国家地理》2012年06期
- 寻找中国版图上的飞地
- 北京的飞地在何方?
《中国国家地理》2013年04期
- 北京城外是山野
- 古代中国人为何喜爱这三大旅游胜地?
《中国国家地理》2015年11期
- 如果没有雾霾从北京的西山可以看到多远?
- 候鸟迁飞之痛
《中华遗产》2014年01期
- 北京胡同之美
- 八大胡同里的风月宝鉴
《博物》2004年06期
- 玩转身边博物学
- 西山——追逐五彩蝴蝶的日子
- 灵山—倾听高山的语言
还想看更多杂志电子版?
点击下图
进入「中国国家地理畅读」小程序
你错过的经典这里能看
编辑:白猫 实习编辑:欣宇
一文告诉你,奇幻天象何处寻
此景只应中国有,最美的东方气质
东北,到底有多重要?
中国大桥,跨山越海的硬核浪漫
中国四大主粮,碳水到底有多重要
高考地理题中,有哪些绝美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