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过北京让人瞩目的历史,却是作为元、明、清三代的古都,元大都已成过眼云烟,而明成祖修建的紫禁城却保留了下来,迄今已有600年历史。北京的历史其实远至3000多年前,战国七雄时的燕国,和后来史书上燕云十六州的幽州天的北京一带。...
北京的历史其实远至3000多年前,战国七雄时的燕国,和后来史书上燕云十六州的幽州天的北京一带。不过北京让人瞩目的历史,却是作为元、明、清三代的古都,元大都已成过眼云烟,而明成祖修建的紫禁城却保留了下来,迄今已有600年历史。
这里的明清古建便是这座巨大的城市最负盛名的历史财富——声名赫赫的故宫,是威严壮观的紫禁城,历经明清两朝,岁月如梭,红墙黄瓦的恢弘建筑仍然巍然耸立,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昔日的紫禁城,今天的北京故宫,悠悠六百载,四季都有大美的风景。
天安门坐落于首都北京中轴线和长安街的交汇点,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原名“承天门”,清顺治八年(1651年)改建后称“天安门”至今,是明清两朝皇城正门。
天安门广场记载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五·二〇运动都在这里为中国现代革命史留下了浓重的色彩, 同时还是无数重大政治、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是中国从衰落到崛起的历史见证。
北京天坛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天坛位于北京城南端,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它的严谨的建筑布局,奇特的建筑结构,瑰丽的建筑装饰,被认为是我国现存的一组最精致,最美丽的古建筑群,天坛不仅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天坛面积辽阔,相当于紫禁城的四倍。在极小占地的建筑周围种植着苍松翠柏,深绿颜色在古代表示崇敬、追念和祈求之意。这也是在坛、庙、陵寝种植松柏的原因。
19世纪60年代,圆明园的那把大火,对于中国人来说不仅仅是一段痛苦的回忆,更是一种无法弥补的心理伤害。站在圆明园的残垣断壁前,每一个都会有这样的疑惑:这座历时百余年修建的皇家园林,究竟曾有着何等的金碧辉煌,又是怎样的令世界为之惊叹。
鉴碧亭
本景居巨池 中方 形小岛上,重檐方亭,四周有廊,外檐悬“鉴碧亭”匾。此亭建于清嘉庆十六年(1811)前,建筑面积256平方米。嘉庆帝曾多次写诗赞美此景。鉴碧亭于1993年在原基址上复建。
圆明园盛时,园内有近200座桥梁。此桥为昔日敷春堂西宫门外的一座跨溪石拱桥,如今只残存多半个单孔石拱。它是圆明园被毁后唯一保存至今的老石桥。
圆明园天心水面:圆明园流散文物回归展
天心水面似为道光初年添建,殿宇位于小岛之上。其北面外悬“天心水面”匾额,有一泓碧水,与庄严法界相望;其南面外悬“玩鹤亭”匾额。
公元1860年10月被英法联军焚毁。
庄严法界
庄严法界为绮春园中一组寺庙建筑,殿宇二重。前殿外悬“法光无量”匾额,后殿外悬“得大自在”匾额。外山门悬“庄严法界”匾额。此景三面临水,南北分别与天心水面和展诗应律隔水相望。虽为点景之作,却妙趣天成,朴淳幽秀,变化有致。 咸丰 十年(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焚毁绮春园之后,此景亦遭毁坏。
福海景区
福海景区,位于圆明园园中心,是园内最大的水面。东、西、南、北各宽五六百米,加上四周小水域,共约520余亩。福海四周建有10多处园林佳景。福海之中的“蓬岛瑶台”象征传说中的 蓬莱 、瀛洲、方丈三仙岛。岛上建有殿阁亭台,“望之若 金堂 玉锁,玉楼十二”。盛时,每于端午佳节,都在此举行大型龙舟竞舟活动。冬日结冰后,皇帝乘坐冰床在福海上游。福海实际上是圆明园的水上娱乐中心。
观澜堂
观澜堂,属接 秀山 房景区,为嘉庆后期改建而成,是福海沿岸最大的建筑。观澜堂为南向三卷五间大殿,内部装饰十分华丽。堂东为佛堂,西廊有宝座床。道光、 咸丰 二帝均喜在此园居,道光帝还多次在此堂侍奉皇太后进膳。
接秀山房
接 秀山 房,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嘉庆后期改称观澜堂,占地1.25万平方米。接 秀山 房一景建自雍正九年(1731)前后,主殿为西向三间,北为寻云楼,南为揽翠亭,后又增建澄练楼。此景依山倚水,亭台错落。乾隆诗云:“户接西山秀,窗临北渚澄。”
谐奇趣
谐奇趣,位于西洋楼景区西端南部,乾隆十六年(1751)秋季竣工,是西洋楼景区第一座欧式建筑。由谐奇趣楼和楼前楼后的喷泉群及其 西北 侧的供水楼组成。主体建筑平面呈半圆弧形,中心的谐奇趣楼为三层,中、下层均为七间,前有半圆形 高台 ,顶层为正楼三间。由谐奇趣正南两边弧形台阶可直接登上二楼平台。楼东西两前侧伸出弧形平台游廊各九间,尽端各有一座演奏音乐的两层八角楼厅,是演奏中西音乐之处。楼南为大型海棠式喷水池,由铜燕、铜羊和西洋翻尾石鱼等组成的喷泉,楼北也有一座小型菊花式喷水池。喷泉的供水楼在谐奇趣 西北 ,称作蓄水楼。
圆明园罹难后,谐奇趣楼前喷水池内的西洋翻尾石鱼流散到 北京 大学。楼北的菊花式喷水池曾散落于 北京 东城翠花胡同,1987年在原址复位。
黄花阵
黄花阵,位于谐奇趣北面,是仿照 欧洲 迷宫而建的花园。黄花阵的方阵为南北长方形,四面设门,阵中心为 高台 圆基八方西式亭,寓意“天圆地方”。方阵南北长约89米,东西宽约59米,阵墙总长1600余延长米,墙高约1.2米,镶卍字雕花青砖墙面,也称万花阵。据记载,盛时每当八月十五中秋之夜,皇帝在此举行灯火晚会。
皇帝就坐在圆亭中,命令宫女手拿黄色彩绸扎成的莲花灯守候在四个门外,一声令下,宫女们寻径飞跑,看谁最先到达圆亭,最先者,便可得到皇帝的赏物,皇帝坐在亭中,居高临下四望莲花灯东游西奔,引为乐事。 1987年、1989年先后在原址按原样修复全部阵墙和欧式圆亭。
还有好多~
中国的皇帝历来有建造皇家园林的传统,留存至今的,最早的皇家园林是山西太原的晋祠,而北京的颐和园,则是中国历代最后一座皇家园林,也是现存规模最大的博物馆式皇家园林。
颐和园的这个定位,源于三个方面的特点:特点一,占地面积4300余亩,当之无愧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特点二,馆藏文物达4万多件,奇珍异宝灿若星辰。特点三,融汇北方皇家园林和江南园林精华,造园技艺出色。
古北水镇自古以来就是京城的北控边塞,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优势,非常险峻。不仅吸引了无数文人雅士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名文佳句,康熙和乾隆也曾多次赞颂过古北水镇。
古镇不仅白天的景色非常迷人,夜晚的夜景更是一绝,早已成为了北京夜游的新地标之一。可以在古镇提灯夜游司马台长城,还可以在长城脚下品尝一顿精致的晚餐,可在山顶品酒观星,非常有意境。
司马台长城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我国唯一保留明代原貌的古建筑遗址。
如果说你在八达岭看过长城,古北口人要笑了。北京附近大多数长城开发过度,而古北口长城保留了原貌,这也正是灵魂之所在。
记得有一次参加“原平大营温泉总体规划汇报会”时,市长重点强调,坚决杜绝所谓的千篇一律的“特色小镇”,那些缺少灵魂,机械复制,仅是钢筋和混泥土支撑的空壳子无法成为吸引游客的度假胜地。
古北口人大多是当地古代驻军的后代,他们知道怎样保护祖先丰厚的遗产,所以也不会用自己不自信的胭脂去涂抹祖先那张饱经风霜的脸。
你若跟当地人说想看长城,他们会指指指上的一座座碉楼:在山上,去看吧。
中央戏剧学院就坐落在南锣鼓巷内,还偶尔看到建筑学校的学生拿着模型跑来跑去。
商业街再往两边其实都是民居,一边是日常生活,一边是游人如织,竟然也能和谐地融在一起,挺不可思议,可能对于北京来说,这也是一种常态了吧。